口腔健康
科普课堂
场景一:小区里
哎呀,看我们家宝宝才1岁多牙齿都坏了几颗,医院看看呀?
不用吧,反正还得换牙,一换牙不就好了吗?
那好吧,我们再等等。
场景二:家里
听说安抚奶嘴不能一直吃,但是咱们家宝宝不吃安抚奶嘴就睡不着,怎么办啊?
那就吃吧,不吃影响睡觉,影响我们生长发育怎么办?
场景三:诊室
大夫,您看我们家宝宝8个月了还没有长牙,我都快急死了,是不是缺钙呀?
您先不要着急,牙齿的萌出个体差异较大,和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因素都有关系,不一定是缺钙,没有其他发育问题的话,8个月没有长牙的也不算异常。
很多宝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口腔健康问题,下面我我们一一来解答。
口腔健康是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婴幼儿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此时口腔最大的变化是从无牙到长出牙齿。口腔和颅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牙齿萌出以及维持其正常功能,对婴幼儿一生的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至关重要。维护婴幼儿期的口腔健康有利于均衡摄入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全身的正常生长发育。婴幼儿期又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健康、排列整齐的乳牙是孩子正常发音的生理基础。
科普课堂
1.宝宝多大没有出牙叫乳牙萌出延迟呢?
牙齿的生长与骨骼的生长有一定关系,生后4-10个月的宝宝乳牙开始萌出,有的家长会有这样的疑惑,为啥被人家的孩子早就出牙了,我们家宝宝还没出牙,是不是就是出牙晚啊?其实,乳牙的萌出时间和顺序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营养因素、食物的性状等有关。13个月仍未萌出者叫乳牙萌出延迟。
2.多大的宝宝需要进行口腔清洁呢?
从出生开始,家长应为婴幼儿清洁口腔。婴儿出生之后,家长应每天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可有效预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俗称“鹅口疮”)。
牙齿萌出后,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为孩子每天刷牙2次,并确保清洁上下颌所有的牙面,特别是接近牙龈缘的部位。
两岁大的孩子会想自己刷牙,但父母应明白这个年龄孩子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尚未形成,不能真正刷干净牙齿。因此,家长应帮孩子刷牙,每日至少2次。
3.奶瓶喂养用到宝宝多大合适呢?
1岁后应尽量减少使用奶瓶,且奶瓶内只能装白水和无糖奶,用杯子或勺喂含糖液体(如甜奶、果汁、蜂蜜水等)。1岁半到2岁应停止使用奶瓶。因为长期用奶瓶喂养,除了容易发生龋病外,还可妨碍孩子咀嚼功能的发育。
4.宝宝多大时应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呢?
婴幼儿应该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6个月内,医院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如果发现龋病等口腔疾病应及早诊治。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5.宝宝乳牙长得不好等到换牙就行了?
健康完整的乳牙列是恒牙健康的基础。完整健康的乳牙列能够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可保障恒牙和颌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孩子准确发音,引导恒牙正常萌出,使儿童获得健康并使用终生的恒牙。
6.刷牙后睡前为什么不能进食?
由于人在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少,唾液分泌量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差,如果刷牙后睡前再进食易患龋病和牙龈炎。此外,儿童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除每日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如果吃零食也应有规律,可在两正餐之间加零食。
7.发现乳牙龋病怎么办?
发现乳牙龋病应该及时治疗。龋病影响儿童口腔和全身健康。龋病最初的表现是牙齿局部变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在上前牙表现为白垩色改变,进而牙齿表面硬组织剥脱,形成龋洞,直至牙齿完全崩解,脱落。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8.得了青少年牙龈炎怎么办?
青少年牙龈炎表现为刷牙和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龈肿胀、口腔异味等,其病因与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更主要的是牙菌斑堆积。所以,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牙龈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在出现牙龈出血后,应更注意刷牙,可在出血部位稍微多放些牙膏,轻柔地反复多刷几次,并结合使用牙线彻底清除该处牙菌斑。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应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
文/胡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多动症相关课程
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调皮好动”警惕多动症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