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和禅》这本书,听过不少人提起过,也许缘份未到,一直没有阅读。今年有一位书友,分享了《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这本书,让我有借来一读的想法。便到图书馆寻此书,虽然没有找到,确在无意中,看到了《学箭悟禅录》,心想她应该与《弓和禅》、《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同属一类的书,便借来一阅。巧合的是《学箭悟禅录》与《弓和禅》翻译的都是年原著赫里格尔写的一本书。《学箭悟禅录》是余觉中年翻译,年正式出版,是国内最早的中文译本。看来,这就是缘份。这本书称得上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奇妙之作。书不厚,语言简洁而平易,如若静心阅读,一天就可以读完,读完掩卷,会有一种豁然开悟之感。可过两天,又觉其味未全领悟,又想再读一遍,就这样,我来回看了三遍。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赫里格尔先生在日本向弓道大师阿波研造学习六年的悟禅录,从学禅,到悟已;从学箭,到悟禅;一步一悟,循序渐进。他一次次地深有体悟,又一次次地坠入绝望。不到绝望处,大师决不指迷津,赫里格尔这才依次觉悟弓,觉悟箭,觉悟手,觉悟心,觉悟万物......他从复杂,走向简单;又从简单,彻见复杂。他深知,在事物的深处,有着更重要的东西。事物的表象呈现常构成迷妄,貌似的理解又加厚了迷妄。只有鲜活的体验、印证,才能掀翻迷妄,彻见真知。从此握住不放。握也不放,不握也不放。
本书生动地展现了“弓禅一味,人靶不二、射一箭,毕一生。”的禅境。也让我不知觉想到“茶禅一味,一茶一会,一会一生。”的禅味。如何达到这样的禅境,世人却不得要领,常常徘徊于门外。赫里格尔以亲身的学箭悟禅的经历,真切地描绘了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悟禅过程中如何克服所遇到的种种障碍而进入悟境。
有人问:禅是什么?大师:饿来吃饭、困来睡觉。禅就在我们日常中,生活处处有禅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就是禅修觉悟的三重境界。
世人悟道,先练艺后练心,借物载道。如教育之道、设计之道、产品之道,茶道、剑道、花道、弓道......以道驭艺或者以艺明道,不变的是内外兼修,本末并进。从知道到做到,是自律、是坚持、是我执,是练心,是日复一日,是简单的重复,重复的精进。从做到到得道,是无执、是无求、是无艺之艺、是觉悟。
TonyMax盛大白感谢您的支持1元鼓励倍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