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大众卫生报"免费订阅靠谱健康资讯
不久前,有位患者口腔下方的一颗门牙先是疼痛难受,几天后又突然松动。医院去看病,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说,这颗牙的牙槽骨已经吸收,松动的牙齿需要拔掉。但因为它长在正面,患者担心拔掉后会影响容颜,也会漏气,影响发音,不愿意接受拔牙治疗。
医生的建议道理何在?患者的选择正确吗?这要先从“牙槽骨吸收”这个概念说起。
“牙槽骨吸收”是口腔医学的一个专有名词,它指的是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降低,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包着牙齿的软骨变小了。这是牙周炎所致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齿的支持组织丧失,牙齿逐渐松动,导致最终脱落,或者牙齿松动面不脱落,却又不再具备牙的功能和作用,反倒影响饮食,甚至威胁健康,此时就需要拔除。上述患者的情况正是这样。
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牙槽骨吸收使牙齿松动,还没有更好的方法上它恢复到原有的稳固状态,如果确实影响进食和咀嚼,就需要拔除。
拔除后如果担心容颜和交流受影响,患者可以镶上义齿,就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如果进食和咀嚼并不受到太大影响,也可以先不拔除,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出现炎症、肿痛等不适,就不要再犹豫,医院拔掉。
(据长寿之道)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