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
牙
01磨牙是什么?
“嘎吱、嘎吱、嘎吱……”,有多少老母亲被宝宝的磨牙声惊醒,为此真是操碎了心。由于磨牙的原因很多,那么今天就简单讲一下磨牙,让宝爸宝妈了解一下“磨牙”是怎么一回事。
“磨牙”是什么?
中医古代称“磨牙”为“齘齿、咬牙、磋牙、切牙”。
西医疾病标准术语为“磨牙症”,其定义是:磨牙症是指反复的颌骨肌的副功能活动,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上、下牙齿的紧咬或磨动,患者有下颌紧绷感和牵张感。
按照磨牙的时间分为:日磨牙症和夜磨牙症。
关于磨牙的定义,不必多说,宝爸宝妈都懂。
磨牙症大人也会得,由于自己睡的比较沉,只能听见别人磨牙哦。
02磨牙的危害
磨牙的危害可能是家长更关心的内容。
1.对牙齿的损害
磨牙直接危害是造成牙体组织的丧失,出现牙齿对冷热酸甜敏感,牙髓炎症状等。
2.对牙周组织的损伤
引起牙周组织创伤、牙周膜间隙增宽、牙龈炎、牙周组织萎缩、牙齿松动或移位。
3.对颌面部肌肉的损害
引起咀嚼肌过分疲劳,晨起有颌面肌紧张或疲劳,咬肌和颞肌疼痛,颈部疼痛。
4.磨牙对颞下颌关节的损害
引起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关节结构紊乱,部分出现关节弹响。
5.长期磨牙,会产生生理、心理负担。
03磨牙的原因
中医认为磨牙的原因
中医学目前比较公认的原因:胃热、心火、食积、虫疾。
1.胃火:由于足阳明经入上齿、手阳明经入下齿,且夹口环唇,阳明胃肠火盛,循经上犯,导致阳明经脉失和,经筋失润而发生痉挛,表现为磨牙。
2.心火:心主神志,火热之邪犯及于心,热扰神明,不能控制肌肉运动而发磨牙之证。
3.食积:脾虚胃强,或饮食不能自制,导致暴饮暴食,食积内生,致使阳明经脉失和,而发磨牙。
4.虫疾:饮食不洁、多食生冷导致感染虫疾。夜间宿虫扰动胃肠,导致脾胃不宁,牵引阳明胃经,引起夜间磨牙。
西医认为磨牙的原因
1.咬合关系不协调
什么意思呢?比如缺牙、牙齿缺损或过长、单侧咀嚼,特别是儿童换牙期,新换牙齿与原有牙齿不能很好地咬合,就会潜意识导致磨牙。2.神经因素
有许多国外专家认为磨牙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研究发现磨牙症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递质,比如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改变有关。3.精神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情绪精神、过于兴奋、过度紧张都会导致患儿入睡后部分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导致咀嚼肌收缩发生磨牙。4.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若父母长辈患有磨牙症,子女患磨牙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同龄人。5.全身性因素
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肠道寄生虫、过敏性疾病、睡眠疾病(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缺乏(钙、锌、B族维生素)等都可诱发磨牙症,大部分机制尚不明确。6.睡眠姿势
有研究显示睡眠姿势与磨牙具有相关性,目前机制不明。04目前磨牙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汤剂治疗:主要通过辨证,属于“胃热”、“心火”、“食积”、“虫疾”因素,予以中药汤剂治疗。
2.针灸治疗:通过选穴安神志,泻心胃之火治疗,比如百会、印堂、中脘、建里、内庭、三阴交等。
西医治疗方法:
1.生物反馈疗法:简单的讲,就是安装“报警器”,患儿磨牙时诱发报警器,导致患儿惊醒从而终止磨牙,由于该方法易使患儿受到惊吓,所以难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2.牙合板疗法:是基于咬合关系不良产生而一种治疗方法,是睡前佩戴量身定制的咬合板来消除磨牙的方法。
3.心理治疗和肌肉放松治疗:主要是针对心理因素引起肌肉紧张所致的磨牙症。
4.药物治疗:咀嚼肌内注射肉*杆菌、β-肾上腺素阻滞剂、左旋多巴等。补充锌剂、钙剂、复合维生素B等。
05家庭护理
1.注意宝宝的牙齿健康:如果牙齿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就诊孩子的不良习惯,比如单边咀嚼、咬铅笔或衣物等不良习惯。
2.合理调节饮食:对于经常磨牙的孩子,予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晚餐不宜过饱。
3.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比如锌剂、钙剂、维生素D、B族维生素等。
4.注意宝宝情绪问题:避免给孩子过重压力、避免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避免睡前过于兴奋等。
5.关于驱虫药:如果发现宝宝有寄生虫,比如蛲虫、蛔虫,请及时就医,由医生开具合适的打虫药口服治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