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孩子咬指甲这件事,小苹果妈妈讲起来都是泪。她告诉笔者她的女儿今年6岁了,马上就是要上小学的年纪,但整天没什么精神,总能看到孩子咬指甲,如果有倒钩的手指,也会咬撕,手经常有伤口,看得让人很心疼。
小苹果妈妈说,说多了,女儿就会藏起来偷偷咬了一口,这让她突然意识到,医院检查,是身体缺了什么东西,还是心理原因?让我们来听听医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咬指甲在儿童时期更常见
银川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陈帆表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良习惯,咬指甲是童年的常见现象。两个最常见的原因:一个是由缺锌引起的异食癖。还有就是贫血。当然,你首先要排除一下寄生虫感染。带您的孩子去儿科做微量元素和血液检查。陈帆表示,关于倒刺,确切地说,它们被称为“甲周倒刺”,是宝宝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咬指甲、皮肤干燥或粗糙物体摩擦引起的。“如果你经常咬指甲,你很可能会被倒刺,如果不是因为咬指甲造成的,那你的身体就缺少B族维生素和C族维生素。”
然而,陈帆表示,咬指甲不仅是儿童的行为,成年人也存在这种行为。有些人甚至到了四五十岁还咬指甲。“在诊所里,一些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咬指甲的习惯,而另一些孩子在小学或中学时突然开始咬指甲。”
二、对指甲和牙齿生长有害
“咬指甲有很多危险。”陈凡说,首先,指甲里有很多细菌和病*,容易引起细菌性腹泻等疾病。
“孩子们不先洗手。它们想咬什么就咬什么。”结果,大量细菌不知不觉地进入口腔和身体,导致感染。在严重的情况下,如细菌性痢疾和蛔虫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引起,陈说。
另外也是父母最担心的事,那就是长期咬指甲,会导致牙齿变形。指甲比较硬,难免会伤到牙齿,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的问题,如牙齿爆裂、门牙角度不足等,会影响孩子的面部外观。“此外,它还可能引起门牙裂、牙龈炎等疾病,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
陈凡说,指甲被咬后,最明显的就是因为反复地咬,指甲会变得参差,指甲周围的皮肤会受到损伤。指甲边缘变得很粗糙,甲床受损,指甲短、中空,四面出血或感染,指关节短,这些都可以发生,甚至炎症如甲周炎症。因此,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长期有这样的习惯,应予以重视,并及时解决。
三、父母耐心地从孩子的心理中寻找原因
陈帆说,如果排除了身体原因,或者出牙的孩子牙齿不舒服,那么就要从心理上寻找原因。
“我们常说,孩子小的时候不满足于自己的口头欲望,一吃了手就会停止。其实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反思,那就是孩子们亲密关系的建立是否缺失。当孩子感到紧张、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时,咬指甲可以成为一种缓解压力和发泄情绪的方式。”全国二级心理咨询师魏俊平说,“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吃手,家长最好不要干预,这样嘴巴欲望期过后就满足了,只要没有其他亲密关系问题,孩子就不会吃手;“但如果孩子在六、七岁或更大的时候还在吃东西,这可能是心理上的。”
在采访中,魏俊平讲述了一个案例:曾经有过两个孩子,在上高中的时候,也经常有咬手指的习惯。对家庭情况的调查发现:某学生的父母离异,与母亲同住,母亲脾气暴躁,经常发火;一个学生由他的姐姐照顾,她对他特别严格。“你可以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的是,他们都缺乏与父母的亲密关系。”
对此,魏俊平提醒年轻家长,吃手是婴幼儿常见的行为方式,使孩子的嘴唇能得到满足,手指的触摸也能得到满足,从而缓解紧张和焦虑,获得安全感。“所以,在婴儿时期,吃东西或把东西放进嘴里,只要是安全的,就不要试图阻止或打断他们,这会影响孩子在口腔期的满足感。”魏俊平表示,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来说,一些家长意识到咬指甲是一种坏习惯,因此变得非常紧张,并想立即改变这种行为。因此,大声训斥,粗暴地打孩子的手,这些过于激烈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负强化,孩子会有叛逆的心理,但会更频繁地咬指甲。
总结:“最好看看孩子咬指甲背后的原因,用心听孩子的想法,也可以采取卸下来的形式,让孩子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改善孩子的负面情绪,或许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咬手指的问题。”魏俊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