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
孩子能拥有一口漂亮牙
但实际上
很多家长在孩子牙齿的呵护上
都存在误区
今天,小编带你来看看
这些误区你有没有中招?
误区一
孩子长牙晚是缺钙了
出牙的早晚跟遗传因素、辅食添加不当或是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等营养素等都密切相关。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4~6个月时,牙胚发育基本完成。宝宝出生时,乳牙已在牙龈下做准备,补钙也并不会让牙齿更早一点长出来。
通常,宝宝4~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但也有10个月或1岁才萌牙的。一般超过12个月乳牙仍未萌出者才为出牙延迟,才需要就医检查。
误区二
牙没问题就不用带娃看牙医
孩子的口腔护理必须从小开始,尤其是以下三件事儿,必须得上心。
第一是涂氟。可以增加牙齿的抗龋能力。普通预防每半年一次。蛀牙多的孩子,需要每3个月做一次。
第二是窝沟封闭。窝沟部位的裂隙比较深,容易堆积食物残渣,造成龋齿。封闭窝沟不容易使食物残渣滞留,刷牙时也能更干净。如果孩子的配合能力好,通常可以选在3~4岁进行。
第三是牙科检查。牙医可以帮助孩子在早期发现口腔疾病。15月龄开始,就可以去牙医门诊定期检查了。
误区三
牙缝大不好,紧挨着才好
乳牙存在各种间隙,多数情况下是好事,预示着孩子换牙后的牙齿出现拥挤不整齐的概率会低。
相反,那些乳牙比较整齐的孩子便很容易出现牙齿拥挤、不齐。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吃一些质地较硬的东西。
新换的前门牙间有缝绝大部分也是正常现象,在孩子12岁左右,侧切牙和尖牙萌出后,大门牙的宽缝多数能自行关闭。
误区四
不按顺序长牙是发育不良
乳牙一般会有自己的生长队伍,多数孩子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长牙。但是,孩子出牙还会受到牙周组织的生长状况、口周肌肉的作用等其他因素影响。
长牙到底是一颗颗长,还是对称着两颗一起长,也没有特别的规律,不同宝宝会有不同的现场。只要宝宝发育正常,没有不适,就不必特别
误区七
宝宝不爱刷牙没关系
在乳牙萌出前,家长就要帮孩子清洁口腔。比如每次喂完奶后,给孩子用小块的干净纱布或棉棒,蘸水后轻轻地擦拭孩子舌头、牙龈及口腔黏膜等部位,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一般建议孩子长第一颗牙时就可以刷牙了,刚开始可以用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蘸清水擦洗牙齿表面,等大牙长出来后可使用软毛牙刷,早期可以配合可吞咽牙膏,逐渐过渡到含氟牙膏。3岁以下可用米粒大小的含氟儿童牙膏,3~6岁可以用豌豆大小的含氟儿童牙膏。
误区八
给孩子用含氟牙膏不好
无论是宝宝,还是大人,含氟牙膏都可以有效防止蛀牙的生长。
不用担心孩子会氟中*。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氟元素超过5毫克,才会达到可能中*剂量。我国对于儿童牙膏含氟量的规定是0.05%~0.11%。假设1岁宝宝体重为10千克,那就意味着,他每天至少生吞克以上的含氟牙膏,才可能出现氟中*,差不多是一整根普通牙膏的量。
误区九
牙线会让孩子牙缝变大
人的牙齿本身就有一定的活动度,牙线并不会造成牙齿的移位,牙齿之间的缝隙也不会因此而变大。
相反,牙线能够清理牙刷无法刷到的牙缝,可以有效减少牙齿邻面蛀牙,以及牙龈炎的发生。
当宝宝已经有两颗牙慢慢靠拢,碰到一起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牙线辅助清洁了。
误区十
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要换牙
蛀牙会导致乳牙的根尖发炎,若乳牙因此提前脱落,恒牙还没准备好,便会找不准冒出的时间和位置。待恒牙长出后,既影响咀嚼能力,又影响美观。
牙齿坏了后,失去光滑的外形,其锐利的边缘可能会刺破口腔黏膜,长久会形成口腔溃疡。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的乳牙出现问题,必须尽早治疗。
部分内容来源:健康时报
往期推荐
红霉素软膏千万不能长期使用!赶快告诉家里人
关于洗脸的6个真相,你踩坑了吗?
家里爱劳动的那个人有多赚?答:长寿优势↑,慢病风险↓
宠娃别坑娃!这些网红玩具有“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