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统计,近9成的孕妇都有口腔问题,研究表明孕妇的口腔健康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所以爱护牙齿应从孕妇做起。妊娠期的口腔保健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和发育,是影响到一个民族新一代身体健康和口腔健康的大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健康口腔行动方案(-年)》,指出:要发挥妇幼保医院的协同作用,将口腔健康知识作为婚前检查、孕产妇健康管理的重点内容,推动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降低减少乳牙龋病的发生率,到年将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因此,在孕期,应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做到不带牙病见宝宝。
(1)激素影响
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会发生极大的改变。雌、孕激素水平的增高,导致牙龈中血管扩张,弹性减弱,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牙龈组织肿胀、脆软,轻轻一刷就容易出血。这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妊娠期牙龈炎。妊娠期牙龈炎常发生于怀孕的第2和第8个月。而孕激素中的*体水平增高,也为细菌产物——牙斑菌提供了生长所需要的物质。
(2)孕吐
孕早期,孕妈会由于妊娠反应发生呕吐。频繁的孕吐使得牙釉质常常受到胃酸的侵袭,容易导致龋齿的发生。有时候刷牙时的异物感或牙膏的气味也会使孕妈发生呕吐。由于“一刷牙就吐”,也导致很多孕妈反感或减少刷牙次数。经常呕吐会导致口腔长期被呕吐物残留细菌包裹,呕吐时产生的胃酸也使得口腔PH值偏酸性。两者长期的作用下,龋齿(蛀牙)更容易产生。
这些原因,都会让孕妈更容易患上口腔疾病(龋病、牙龈炎、牙周病等);孕前存在牙齿及口腔问题的孕妈,也会更加严重。
(1)低体重儿
妈妈任何时候都是以孩子为重。当出现严重的牙病时,孕妈往往会害怕伤害到宝宝而选择不吃药,强忍着。但龋坏、牙疼会直接影响孕妈的饮食及睡眠。营养摄入不足、睡眠不足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体重过低。
(2)早产、流产
口腔疾病主要是由厌氧菌感染所引起,细菌本身及其他代谢产物,在牙龈发炎时会释放出来一些炎性因子,可能导致孕妇血糖代谢不良,甚至早产;此外,孕妇因牙痛而进食不易,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也会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
年美国牙周病学会研究报告也发表:怀孕妇女患有严重牙周病者发生流产、早产或新生儿体重过轻的几率,为一般口腔健康良好孕妇的七倍。所以怀孕妈妈们可千万不要轻忽。
(3)传染给宝宝
龋齿主要是由厌氧菌感染所引起,如:变形链球菌,细菌本身及其他代谢产物,妈妈有未治疗龋洞,致龋菌会通过母子的亲密接触传给宝宝,导致宝宝长大后患龋风险增加。切记不要带着牙病见宝宝!
孕期应定期进行口腔“龋易感值”检测,每3个月检测一次。
口腔“龋易感值”检测:是通过龋病形成过程在体外的完美再现,对被检测者口腔内致龋菌群的产酸能力进行科学的分度量化,进而对已有龋病的进行状态以及新龋的形成风险进行早期预测的内科型龋病检测。是目前国际上临床应用程度最高的龋易感性检测技术。能准确的评估口腔环境的健康状况。
口腔“龋易感值”检测操作流程
爱维德口腔“龋易感值”检测项目操作简单,临床应用范围广。用无菌棉棒在口腔上颌磨牙颊侧近牙颈部和上前牙唇侧牙颈部擦拭3-5回,将棉棒放入试剂瓶内,在37℃±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后,根据颜色变化,读取检验结果。配合龋易感风险评估(问卷式)把握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的潜在致龋风险因子,指导他们通过科学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加以合理规避、改进;通过爱维德“龋齿致病易感值”检测对不同时间节点上的风险状态进行量化捕捉,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更为合理的干预措施和干预周期,进行有的放矢的靶向干预;为每一个儿童建立口腔健康管理档案用以进行持续性跟踪管理,实现自始至终从根源把握并管理患龋风险的目的。
由于孕妇在孕期进行口腔治疗的安全期很短(孕妇治疗龋齿和牙龈炎的最佳时间是妊娠中期,即妊娠4~6个月时,出于安全起见,孕早、晚期口腔疾病的治疗可以以缓解孕妇的疼痛为主,完善的治疗可延续到孕中期或产后),因而孕妇在孕前医院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保健治疗。对于孕期的口腔治疗,应注意以下原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