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俊杰安全回来一个都不能少河源援鄂医 [复制链接]

1#
我们能安定的过平凡的日子,是因为有另一群平凡的人走在前面,他们以自己平凡的身躯,挡住风雨,挡住灾难。也因此,他们成为不平凡的人——编者事件:年2月9日、11日,河源援鄂医护先后两批共32人,冒死赴险,奔赴湖北抗疫一线,直至3月20日,他们全体平安返回。

周俊杰访谈视频片断叶霆\摄影

周俊杰:安全回来一个都不能少

周俊杰/自述

喜欢河源山好水好

ICU的医生就是要冲在前面

出发前父母按习俗给我的所有行李箱都贴上了红纸

遇到过很多情况,但大家都挺过来了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年毕业后我留在了南方医院工作,医院,我当时是普外科研究生。

年7月7日,周俊杰在他的工作岗位接受我们的采访和敬意。周俊杰身形硬朗而性情温和,作为河源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他深感责任重大。在武汉期间,他的队友医生谭医院、护士陈嘉平因长时间戴手套而手背出现严重皮疹、护士欧淑珍牙龈炎发作脸肿痛到哭,周俊杰与副队长于红涛想尽办法为他们寻医寻药。在武汉封城的非常时期,寻医寻药决非易事。但他们都挺过来了。“安全回来一个都不能少。”他坚定地说。*玉逵摄

曾有过回江西(老家)的想法,但最医院重症医学科。医院的模式是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一起管理危重病人,在研究生期间,我就对危重病人的管理感兴趣,觉得比较适合我的性格,我比较喜欢钻研那些相对重的病症。所以研究生毕业后我医院的ICU工作。

喜欢河源山好水好

工作两年后,我爱人也研究生毕业,她属于肿瘤专科的,这个学科相对来讲留在广州工作比较困难。如果她留不到广州,我们就存在一个两地分居的问题,正好河源这边医院,我过来看了后就觉得很喜欢,山好水好,工作环境也好,离广州近,离我老家也近。

年8月,河源,周俊杰与同事于红涛到“万绿谷”景区爬山运动。

离开老家那么多年了,真正来说对广东还比较熟悉,能够留在河源是一个比较折衷的办法,既没有离开广东,又可以跟老家靠近了一步,环境也不错,房价又合适,跟爱人商量,就决定一起到河源来。

我爱人当时还在南方医科大学读研究生,年毕业后,因为没法留在广州,年6月一医院,到现在是十一二年了。

在河源还是有些美中不足,觉得这边的工作节奏太慢了,我们现在这个年龄也不算太大,还是希望能够多做点事。

ICU的医生就是要冲在前面

我们干的是ICU专业,所以疫情一爆发,广东的第一批医疗队是大年卅晚上去的,第一批去的有很多也是我的朋友和同事,还有老师。看他们去了湖北后,我们就知道,国家会需要更多的医务人员前去,我作为ICU的骨干和*员,知道在这种情况下,ICU的医生就是要冲在前面的。

年秋,医院ICU病房,周俊杰为患者做经纤支镜检查、治疗。

我们跟第一批去的同学、同事私下里也有交流,对疫情的情况也还是有所了解,武汉那边是一床难求,很多老百姓得病后只能呆在家里隔离。在这种形势下,我跟爱人也做过一些讨论,估计如果疫情不能及时控制,肯定我们还得上去的。

我们正式接到省卫健委下达到我们市卫健局的通知,是1月31号,因为家里都提前做了相应的讨论,所以当时没有犹豫,就跟我们的书记报名了。

先是直接口头(报名),后来补了正式的请战书。

怎么说呢?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我们搞危重症的,虽然平时就见多了生离死别,但新冠肺炎第一次出现在人类面前,人们对它还不是很了解,从前方传来的消息和视频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的恐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你紧张没有用,就像战士一样,战场就在你面前,你不能当逃兵,再危险都得上。

年2月,武汉,医院,周俊杰带领医疗队队友在C舱查房。

我40岁多一点,小孩还小,九岁,父母都70多岁了,爱人也因工作关系平时很少有时间来管这个家,所以小孩还是让我挺担心。但是作为一线ICU医师,面对国家出现的这种困难,你肯定要为国出力。如果国都不安稳,你这个小家也不会快乐。

出发前父母按习俗给我的所有行李箱都贴上了红纸

我直接跟他(父亲)说我本人是高年资的ICU医师,现在国家有需要让我们奔赴抗疫第一线,我肯定要报名。

父亲也是我们兴国的老*员了,没有太反对,只是嘱咐我注意安全。我妈比较担心一点,虽然不舍,还流泪了,但整体还是支持的。

年夏,河源,周俊杰与爱人和孩子在一起。

年夏,河源,休息日,周俊杰带着孩子在饭馆就餐。

我走的时候他们给我的箱子贴上红纸,我们那边的习俗就是保佑平安的意思,每一个箱子都搞张红纸给贴了。

(任队长)我不知道领导的考虑。我们医疗系统是专业技术活,可能是出于职称考虑,我那时候已是正高了(在等待聘任),年龄也相对大一点,从事ICU工作也比较长。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我是队长,我只是报了个名,至于是不是让我去,或者说让我当队长,我并没有考虑过。报名后两三天才明确让我当队长,于红涛是副队长,欧阳慧是护理组长,但我并没看到文件,领导也没有找我谈太多,可能对我的工作还是比较信任吧。

我们2月8号晚接的通知,第二天就要出发,很急。医院和市里的领导做了个简短的仪式为我们送行。我们是分两个批次出发,第一批是送物资到机场,第二批是我们的队员。

我们搭乘的飞机在武汉降落,大概晚上十点多钟到达驻地。

我们医疗队进驻的是医院,因为当时的床位非常紧张,染了病的群众得不到及时收治,所医院,一下子解决了一万多个床位。床位有了,但是医护人员不够,所以2月9号那一天从全国各地紧急抽调了医护人员可能达名。我们河源15人,参加的是广东省的第11批医疗队。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等20个地市一起组成,有人。

年2月,武汉,医院,周俊杰解答新冠病患提出的问题。

我们医疗队名单确定后到出发前,这段时间还是比较从容的,我们培训的比较到位,而且我们这个队伍以ICU和呼吸科的医生为主,都是由有危重病抢救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团队组建以后,我们还专门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平时院感就涉及到防护服的穿脱,所以对于穿脱防护服我们不是第一次,(在去之前)这段时间里面我们一直都在练习,还要进行考核。当然上“战场”,这是第一次。

遇到过很多情况,但大家都挺过来了

一般来说,轮到你上班时就要提前准备,因为进了病区以后就不能出来了,要提前吃好东西,但水又不能多喝,贴身的衣服不能穿的太多,有的还要穿上成人纸尿裤,这些都是在酒店里就需要做好的。医院的条件比较特殊,我们一去到那边就把衣服换好,严格按流程把防护服穿好,(不熟练的话)这个过程一般都要半个小时,再加上路上的时间就近一个小时,下班出舱时还要排队脱防护服,而且流程更严格。长的时候甚至需要一两个小时。

(我们队)感冒发烧的没有。我们一个队员叫陈嘉平的手部湿疹很严重,可能是因为戴手套的时间太长引发的。队员欧淑珍因为牙龈炎,整个脸都肿的厉害。因为口腔疾病的特殊性,也不敢贸然去就诊(因为就诊的时候要摘口罩、张口检查),我跟于队长去帮她找药,一个多礼拜后才慢慢的消肿。我们队的谭经福医生上班时候突发肾绞痛。总的来说,遇到很多的情况,但大家都挺过来了。

年2月,武汉,医院,摘下口罩。

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我每天都会争取跟家里联系,想家是肯定的。

(作为队长)出发的时候就反反复复跟大家强调,首先要保障自己的安全,我们只要安全的回来了,可能就是为国家做了贡献。如果队伍中出了问题,那么就不会是一个人的问题。一个人受感染,甚至不止是我们河源队的问题,可能是整个广东医疗队多人的安全问题。大家平平安安的去安安全全的回来,一个都不能少。

年3月,武汉,河源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在撤离医院前的合影。出发时十五个人,一个没有少。

我们进行了分工合作,我是队长,兼任医疗组组长,主要是负责医疗,我们还有感控组组长,护理组组长,于副队长兼后勤组组长,负责全队的后勤保障。我们还有负责宣传的,要把我们医疗队的点点滴滴记下来,我们还有负责队里联系的信息员。

我们是用视频方式开会。后期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后,我们戴着口罩,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会做一些短时间小范围的必要的集中交流。

我们支援武汉的经历,非常宝贵,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肯定会有一个提升作用。

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团结。特别使我感动的是那里的公交司机,为了保障我们的出行,他们是15分钟一趟车,吃饭都是在路边,甚至蹲在雪地上,很是感人。

年2月19日,周俊杰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