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
据统计,我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农历11月,强冷空气过后,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的平均温度约在-20℃至-5℃之间。南方也会出现降雨或霜冻,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阴雨或雪天。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
并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冬季牙齿出问题的几率更高,主要因为寒冷所致的免疫系统相对薄弱。再加上气候干燥,大量的病原体游离在空气中,容易诱发牙病。此外,接触到冷空气的牙齿,还容易引起牙周炎、牙龈出血等;如果再遇到冷热交替,牙痛的发生率更会大大提高。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特别爱护口腔健康,武装好自己的牙齿,从这个冬天开始!!
01温水漱口
牙齿对温度比较敏感,通常低于10摄氏度或高于50摄氏度,牙体就会有反应,可能导致牙髓病变,所以冬季最好用温热水漱口及刷牙。
02细嚼慢咽
通过细嚼慢咽达到洗刷牙面、按摩牙龈、弹拨牙周韧带的作用,有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进牙齿健康之效。
03避免冷热刺激
寒冷冬季,外出宜戴上口罩,避免牙齿“受凉”;从寒冷的室外进到屋内,不要马上喝热水或吃热的食物,应稍事休息后再吃喝,饮食方面也是同理,避免冷热交替的刺激。
04养成良好习惯
①采用正确的巴氏(Bass)刷牙法,刷牙时长保证3分钟以上,每次刷牙时每个面都要刷到。
②将牙线代替牙签使用,牙线能较好地清除牙间隙食物残渣,是去除牙齿邻面菌斑的好帮手。
05定期洁牙
洗牙是非常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一般6个月至1年应洗牙一次。洗牙是牙龈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牙周炎治疗的第一步,它可以彻底清除掉每日无法刷掉的聚集在牙齿表面、牙缝间的物质。
06定期检查
除了日常的精心养护外,专家还会建议每六个月检查一次牙齿,这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牙齿情况,一旦出现蛀牙、牙周病等易被忽视的症状,可以做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