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误区一:孕期与月子期不刷牙
“孕产妇不刷牙不洗头”这是传统的坐月子方法,这样的传统理论依据是:坐月子期间,刷牙会让牙齿松动,甚至掉牙(如果你的牙龈够健康是没有说被牙刷刷松动这么一说的,如果你的刷牙方式不对也不会这么短的时间让牙齿脱落)。当然怀孕期间以及坐月子期间,孕产妇会出现牙齿松动的状况,究其合理的原因是由于孕产妇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引起的,如果孕产妇本身患有牙龈牙周疾病的话,就会症状加重的情况,这和刷牙没有关系。
针对这种孕产期间牙齿松动,孕产妇不用着急,补救方法最直接的就是备孕期要做口腔检查,怀孕期间多补充一些钙,平时也要多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因为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胎儿的骨骼和牙齿都需要大量的钙和磷来促进发育,而这些钙和磷的摄取渠道只能从母亲的饮食以及骨骼中来,如果孕妇在平时的饮食中不能够摄取足够的钙和磷,就会造成自身骨骼缺钙,骨质会变软,支持牙齿的牙槽骨也会疏松软化。如果孕产妇自身再不注意口腔卫生,牙龈炎会转变成更严重的“牙周炎”,造成牙齿松动乃至脱落。
02误区二:备孕前不治疗
如果你有做妈妈的想法,那你一定要在备孕前,做一次全面的牙齿检查(比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智齿等等都要检查处理)。但是国内这种“牙痛不是病”的经典理论着实坑了不少人,致使大部分孕妇没有这种提前的口腔保健意识。其实如果不在孕前把牙齿的问题解决掉,到了孕期,出现龋齿智齿等各种问题。医生也会顾忌胎儿的关系,在给孕妇治疗牙齿问题时,不敢放手治疗,从而影响了口腔疾病的治疗,也让孕妇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严重的牙齿龋坏会导致胎儿早产哦,而且龋坏的牙齿细菌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03误区三:孕期依赖漱口水
部分孕产妇因为强烈的孕吐反应,抵制刷牙的也不在少数,于是她们就长期依赖使用漱口水,这个方法不正确(漱口水可以作为日常防蛀的手段,但刷牙能更好地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漱口水本来是为了旅行出差、刷牙受限这些场景应运而生和预备的,这个时候用漱口水可以清洁口腔。还有一些牙齿脱落的老人、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人群是可以短时间使用漱口水。但是,切记不能用漱口水代替了刷牙。这是因为漱口水帮口腔杀掉的是细菌(当然好的坏的都有),却始终无法像牙刷那样深入到牙齿边边角角进行清洁。#孕期知识#